• 深圳自考网为学考网旗下网站,为考生提供深圳自学考试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深圳省教育考试院www.eeagd.edu.cn为主。

自考热线:  0755-2322 4485

距2022年10月待定

距离2022年4月延期待定

所在位置:深圳自考网 > 自考试题 > 正文

深圳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07重要主观题

2021-02-22 11:42:56   来源:深圳自考网    点击:       

 

“两个口号”论争【名词解释】(201710)

1)在全民族救亡运动的推动下,左翼作家周扬、郭沫若等提出了“国防文学”口号,胡风、冯雪峰为补救其不足,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于是出现了有宗派主义情绪的论争。

2)鲁迅写了《论我们现在的文学运动》、《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主张两个口号并存,并解释了抗日统一战线内部的关系。

孤岛文学【名词解释】(201007,201504)

1)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这一特殊环境进行抗日文学活动,被称为“孤岛文学”,时间从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

2)孤岛文学最有影响的是杂文和戏剧,代表作家有唐张、柯灵、王任叔(巴人)以及于怜、阿英等。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名词解释】(201107,201404,201804)

1)1942年5月,在延安召开了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座谈会上,毛泽东就文艺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

2)《讲话》的中心是解决文艺为群众及如何为群众的问题,目的在求得艺术对革命的有力配合。要求人艺工作者“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使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论述中,明确以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3)《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解放区文学和新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客观上统一了解放区的文学思想,积聚了解放区所有的文学力量为抗战服务。

试述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和其对新文学发展的意义。【论述题】(201207)

1942年,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毛泽东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

1)内容:

第一、这次讲话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无产阶级文学理论及其理论体系的集中体现,其宗旨在于解决中国无产阶级文艺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解决文艺为群众及如何为群众的问题,目的在求得艺术对革命的有力配合。

第二、从根本上提出文艺的方向性问题,在这个根本的、原则的问题上,强调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 要求文艺工作者“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使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

第三、《讲话》从解放区的实际出发,要求文艺工作者学习马克思主义,从而为作家世界观的转变和创作源泉的获得指明了根本途径;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论述中,明确以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2)意义:

第一、《讲话》总结了五四以后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解放区文学和新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客观上统一了解放区的文学思想,积聚了解放区所有的文学力量为抗战服务。

第二、它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其后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发展的理论纲领和指导方针。

第三、创造了新颖的民族新风格,使文艺更接近群众,标志着新文学与工农兵群众相结合的文艺新时期的开始。

试述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解放区文学创作发生的重要变化。【论述题】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文学的工农兵方向得到贯彻,文艺为现实政治服务的意图也更为强烈,毛泽东思想在解放区以至国统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解放区文学广泛运用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其语言基本上采用大众口语,不少还是方言土语,晓畅生动,自然质朴。文学从未如此与群众接近,群众也从未如此获得文学的关系,这是历史的进步,也是新文学的发展。这一历史的进步中同时也包含着对于文学的某种限制。

2)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文艺工作者首先至于秧歌剧的改造创新,摒弃了旧秧歌剧侧重男女关系的思想内容,选择了现实的劳动生活题材,描绘了健康有活力的工农兵形象,继承传统秧歌载歌载舞、生动活泼的民族形式,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新秧歌运动促进了民族歌剧的探索与发展,也加强了解放区文学和农民大众的密切联系。延安文艺工作者在广泛吸收秧歌剧、地方戏曲和西洋歌剧的长处的基础上,创造了新歌剧《白毛女》等优秀作品。同时也促进了对传统旧戏曲的改造,新编京剧《逼上梁山》等表现了阶级压迫的严酷,突出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题。话剧创作题材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吸收民间戏曲的优秀成分,富有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更加大众化。

3)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诗歌创作力求向民间歌谣学习,如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的《漳河水》等歌谣体新诗是40年代史诗性追求的一种表现形式。此外,何其芳的《夜歌和白天的歌》是解放区抒情诗的代表作。

4)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解放区的小说创作呈现出新的面貌,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孙犁的《荷花淀》、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都是反映农村改革、抗战生活的优秀小说作品。

“文协” 【名词解释】(201207)

1)“文协”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简称,1938年3月成立于武汉,是抗日战争期间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

2)发起人包括全国文艺界各方面的代表近百人,理事会推举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

3)"文协"还提出了"文章入伍"的口号,对鼓励作家深入现实生活和实际斗争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4)"文协"的会刊《抗战文艺》是贯通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唯一的刊物,它对推进抗战文艺运动促进抗战文艺创作的繁荣,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简述20世纪40年代文学形成的三个区域。【简答题】

抗日战争爆发后, 大片国士沦陷,全国实际上分为国民党统治区、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 (抗战时称为抗日民主根据地) 和日伪统治下的沦陷区大部分(中间还包括1937年11月至1941年月的上海“孤岛文学”时期),文学也因此形成国统区文学、解放区文学和沦陷区文学同时并存的格局。

抗战初期关于文艺与抗战关系以及抗战文艺公式化、概念化问题的论争【简答题】

1)面对抗战初全民性的抗战题材创作,当时主持国民党《中央日报》副刊的梁实秋表达了不满情绪,希望文学能够表达更丰富多样的生活和主题。这种“与抗战无关”的观点得到了沈从文的应和,他认为作家也不必工具化地服务于战争现实,可以从更长远的思想建设角度为民族未来服务。

2)左翼作家对这些观点进行了明确的批评。孔罗荪批评梁实秋的言论“抹杀了今日全国文艺界的一个共同目标:抗战的文艺”;张天翼指出,文艺创作中的“差不多”、“八股”要反对,但目的恰恰在于更紧、更深入把握时代和现实。其他人的文章多数对“与抗战无关”的观点进行了批驳。

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简答题】

1)抗战初期,围绕旧形式的利用问题曾经出现过“旧瓶装新酒”的讨论。1938年,毛泽东提出“民族形式”问题,引起解放区和国统区两地进一步的讨论。论争的焦点是如何看待“民族形式”问题。

2)向林冰在《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等文中,认为创造新民族形式的途径就是运用民间形式,并偏狭地认为“五四”以来的新文学是不健康的。

3)葛一虹在《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在所谓“民间形式”吗?》中则完全否定民间形式有可继承的合理成分,认为应该走“五四”新文学的西方化倾向。

4)郭沫若《“民族形式”商兑》和胡风《论民族形式问题》将讨论推向深入。郭沫若认为,中国新文艺“从民间形式取其通俗性,从士大夫形式取其艺术性,而益之以外来因素,又成为旧有形式与外来形式的综合统一”。

5)这一问题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有进一步的论述。

关于现实主义与主观论的论争。【简答题】

1)论争源于胡风文艺思想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冲突,直接导火索则是深受胡风影响的舒芜的长篇论文《论主观》。胡风认为“主观战斗精神”是“艺术创造的源泉”,强调“主观”在创作中的决定作用,并曾著文批评当时创作中的“客观主义”。

2)邵荃麟、冯雪峰、何其芳等发表文章批评他们的观点。胡风也发表《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等文章支持舒芜,进一步阐述自己的思想。

3)论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结束,双方并未取得一致意见,但对有关现实主义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诸如创作的主观与客观、政治性与艺术性、作家与生活、歌颂与暴露等进行了探讨,影响较深远。

40年代台湾文学社团和文学创作的基本情况【简答题】

1)1936年日本殖民当局开始推动“皇民化”运动,1937年强令废止台湾报刊的汉文栏,中文文艺刊物全遭摧残,台湾新文学运动陷入低谷。这一时期,台湾作家只能用日文进行创作。

2)这一时期台湾重要的文学社团是1943年开始活动的诗歌团体“银铃会”。主要成员与代表作品有张彦勋(《葬列》、《蟋蟀》)、詹冰(《五月》、《思慕》)、锦连(《挖掘》)、萧金堆(《山的诱惑》、《凤凰木的花》)等,其会刊为《缘草》(也译为《岸边草》),后改为《潮流》。

3)1945年10月台湾光复以后,一方面,日据时代的本土作家因长期用日语创作而无以为继,出现一种群体性的沉寂;另一方面,由大陆来到台湾的一批作家(如台静农、梁实秋、胡秋原等)改变了台湾文学中的作家队伍构成,对这一时期的台湾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40年代香港文学的基本情况【简答题】

这一时期的香港文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大批大陆作家两次来香港,一次是抗战爆发后的1938年前后,一次是国共内战开始后的1946年左右。两次大陆作家南来香港,都促进了香港新文学的繁荣:

1)前一次大陆南来作家中除了早两年来的许地山之后,还包括郭沫若、茅盾、巴金、郁达夫等。他们一方面创办或接办了许多文艺刊物和报纸副刊,另一方面,也对香港本地作家如侣伦、舒巷城、李育中等人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使香港在抗战爆发后曾短暂地成为一个新的文化中心。

2)后一次大陆南来作家则包括郭沫若、茅盾、叶圣陶、夏衍、臧克家、胡风、欧阳予倩等。他们的到来,在香港文坛掀起了“左翼”浪潮。

深圳自考网报名入口,点击马上报名。
 

上一篇:中国现代文学史07自考笔记30年代台湾新文学特点
下一篇:2021深圳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要考点

深圳自考考生微信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